手里用了四年多的 iPhone Xr 除了续航挺不住了之外,3G RAM 也经不起现在的 App 折腾了,每次被迫打开「小而美」时都会让你远望地球,顺便干掉其它 App 的后台。所以此前看到爆料 15 Pro 系列会使用 USB-C 接口和升级到 8G 内存的时候就感觉是时候换机了。

9 月 13 日熬夜看发布会的时候除了「环保」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 A17 Pro 芯片,首个 3nm 芯片不说,NPU 性能翻倍,又是光追又是 MetalFX,直接默秒全。但等首批评测解禁之后就不对劲了,性能提升有限,热量却拉满,续航也倒退,让我不得不选择先观望一下。不过又体验了一周出门半天就没电的 Xr 之后还是忍不住了,然而此时官网已经排到了 10 月底,好在国庆当天凌晨在某东自营买到一台 15 Pro 256G 原色版本。

iphone-15-pro-unbox

使用体验

此前已经去店里体验了一会,所以开箱上手时没太多新奇的感觉。第一感觉是握持比 Xr 舒服不少,重量轻 7 克,机身小上一圈手感好很多,只是我习惯左手持机,背部的摄像头模组太大有点碍事。着重检查了下摄像头灰尘和背板边框缝隙,也没发现问题。比较在意的是看评测这次钛合金边框比较硬,摔地上的话屏幕和背板可能会比以往更容易碎,作为常年裸机党还是准备先买个保护壳戴一段时间。

先说发热问题,我不玩手游,正常使用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第一次开机后是有一点热量,但不至于烫手,新 iPhone 刚转移后系统后台会建立索引,此时肯定是会发热的,用了半天后就基本没感觉了。开摄像头会有点温热,这个不可避免,如果长时间录制 4K 视频就会有点烫手了,但还是不如我的 Xr 给劲。具体还得看明年夏天的表现,从使用 Xr 这几年的夏天户外体验来看,是相当爆炸的。苹果最近解释说过热问题是由于 iOS 17.0 以及第三方 App 的一些 bug 造成,将通过后续系统更新改善(Updated:本文发布一小时后苹果就推送了 iOS 17.0.3 更新用于修复了一个可能导致过热的问题),希望到时表现会更好。

至于续航,我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中度使用能坚持一天就行,从官网纸面参数来看比 Xr 强,实际用下来也是如此,但不多,好在也够用。如果你喜欢打游戏或者户外一直高亮度的话就不顶不住了,有这类需求建议买 Pro Max。

iphone-15-pro-battery

对比 Xr 感知提升较大的地方分别是屏幕、摄像和后台存活。

屏幕我算是更喜欢 LCD,OLED 虽然对比度和色彩更好,但烧屏和低亮度 PWM 频闪是两个比较大的缺点,不过也没得选择。长期使用 165 Hz 刷新率的显示器导致现在对刷新率有点敏感,ProMotion 的加持对操作手感提升很大,同时也能看出是不同场景动态变化的,并不是全局锁定 120 Hz。摄像上如同单车变轿车,一代「最强单摄」的 Xr 相比之下只能算能扫码的水平,这 5 年的进步闭眼可见,让我出门的时候更愿意拿出手机随手拍一拍。8G 内存带来的提升很简单很直观,就是杀后台变少了,够「小而美」再升级几次多干点坏事。

iphone-xr-and-15-pro
iPhone Xr 对比 iPhone 15 Pro

此外,扬声器同样音量设置声音更大了;信号感觉差别不大,还有待去一些更刁钻的地方进一步体验;Action Button 和灵动岛对我来说属于锦上添花就不再谈了。虽然提升是全方位的,但初次开机配置好后把玩了十分钟就「索然无味」了,其实作为不玩手游的人,A12 的性能已经基本够我用了,用上 A17 Pro 有当年显卡吧「十万神机刷贴吧」的感觉,如果普通版有 ProMotion 或 8G 内存任意一个升级的话我应该会买普通版,这里特别点赞一下库克的刀法。

3nm 的 A17 Pro 到底翻车没有?

媒体评测解禁第一时间看到极客湾发布 A17 Pro 评测视频 时我对这次 Pro 系列挺失望的,峰值功耗拉满、续航倒退、发热严重。之后又看了几个国外博主的测试,高负载发热确实是有问题,但续航似乎各家评测差距较大,由此我对 3nm 工艺的提升究竟如何产生了兴趣,搜索学习了下相关的资料,想知道 3nm 的 A17 Pro 到底翻车没有?

台积电的 N3 系列针对不同方向优化分为 N3B、N3E、N3P、N3X 和 N3S,A17 Pro 采用的是第一代 3nm 工艺 N3B,使用 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工艺,该工艺的好处是让晶体管密度大幅增加,得以实现 190 亿晶体管(A16 为 160 亿)。与之相对,三星在 3nm 上选择了压宝 GAA(Gate-All-Around)工艺,虽然目前还未大规模量产,但有望提供比 FinFET 更好的功耗与密度。业内认为在过去 7 nm 制程以上时,FinFET 表现很好,但到了 7nm 制程以下,静态漏电的问题越来越大,FinFET 无法满足 3nm 及更先进制程的需求。尽管台积电表示已对其 FinFET 技术进行了重大更新,大幅度提高能效,但目前良率依旧不算高,导致自己根据与苹果的协议还在为次品买单,后期肯定还会想法设法不断优化的。

那么是台积电的锅吗?也不见得。A17 Pro CPU 性能只提升了约 10%,主要提升在 NPU 性能和多塞了一个 GPU 核心、AV1 解码器、USB 3 控制器等东西,看得出来是 M3 的试验田。从实际表现上看,A17 Pro 的小核对比 A16 能耗是有提升的,但苹果为了打上 CPU 性能提升 10% 的 PPT 标语,把大核频率拉得有点高导致峰值功耗收不住,还不做散热,加上目前系统性能调度可能有问题,最终赢得了「火龙果」的称号。因此我认为即使 N3B 算不上太给力,锅主要还是苹果自己的,至于翻没翻车,对于游戏和摄影用户来说目前是翻了,对于其他没有持续高负载使用场景的用户来说其实也还好。

据称明年登场的 N3E 工艺可能会有所改善,虽然在晶体管密度上不如 N3B,但功耗控制上会更加理想,包括苹果在内的多家厂商都有意届时采用这项工艺。如果你是 13 Pro 及以后的用户,纠结是否换手机的话等明年 16 系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等等党永远不亏

题外话:苹果生态在国内的未来

继前段时间要求所有手机 App 备案的通知后,9 月 30 日,苹果更新了 App Store Connect 在线支持文档,要求在中国大陆上架的 App 必须具备有效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ICP)备案号。国内互联网连年收紧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还是难免感叹。虽然苹果天天宣传隐私保护,但目前为了中国市场肯定会选择配合一切要求。

App Store 上架要求备案不是什么大事,对绝大多数只用国内软件的用户不会有影响,“无非就是大量独立开发者失业”,有其它需求的用户自然会有一个外区 Apple ID。怕的是这个加速停不下来(目前是这个趋势),如果未来采取硬件限制,国行版本不允许登录其他区的 Apple ID 并且采用 Apple News 一样多因素判断限制,可能就锁死了。再加上现在美版 iPhone 取消 SIM 卡槽,全面 eSIM 化,要是未来其他海外版本也跟进就更没辙了。此外,国外很多公司和开发者不可能专门花精力为中国用户备案上架,必然会造成很多优秀的 App 无法使用,比如 GoodNotes、Notion 等,除非支持欧盟尽快要求苹果开放侧载或者回到越狱的时代,但国内大厂们自家的招牌 App 肯定也会搞出商店阉割,要求去自己应用商店下载「完整版」的操作,用户始终是被拿捏的。

苹果如今在国内的处境也很微妙,作为一个美国公司,遭受魔法攻击是不可避免的,这次发布 iPhone 15 系列的各种节奏就比往年规模和范围大多了。再远一点来说,现在体制内禁用苹果手机的趋势愈演愈烈,如果哪一天手机在国内卖不动了,所谓的苹果生态在国内自然也会崩盘,毕竟最近教育、互联网和房地产倒下来的速度一点也不含糊,都是一句话的问题。隔壁微软即使是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尔·盖茨的长年拉扯下依然半死不活,苹果估计会更不好过。

好消息是以上都是我在瞎扯,至少目前该怎么用就怎么用,说到底也不是担心以后用不了苹果,重铸安卓荣光也不错,只是不喜欢特色流氓软件,App Store 审核和沙盒机制多少能管一管,限制一下权限。不过真要有哪天安排下来肯定坚决支持,毕竟到那时谁还会去担心一个手机。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考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