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通过与读客不可描述的交易而来,代价是写一篇读后感,如此划算的买卖自然是求之不得。

Little Fires Everywhere

不知什么孕育的火苗出现在草原上,火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终于把整个草原烧了个干净。

这是关于几个家庭的故事,看似美好的家庭中总会不知不觉的产生很多火苗,有的被时间冲灭,有的被沉默窒息,而有的,会变成一场大火,把一切都烧干净。

米娅带着女儿珀尔过着流浪式的生活,为了创作艺术,她们从不在一个地方久留,总是能从容的断掉一切,而当他们这次来到克里夫兰西克尔高地时,情况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这个地方在规矩中建造,在规矩中生活。在善良的理查德森太太帮助下,他们得以住进了一个还不错的地方,理查德森太太还给了米娅在她家工作来换去房租的机会。珀尔也时常出现在理查德森太太家中,并和她的四个孩子成为了朋友。似乎一切终于回到了“正轨”上,却没发现规矩和冲破规矩的矛盾注定会产生火花。

年轻的母亲贝比由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了刚出生的孩子美玲,把她放在了消防局门口,而一心想要孩子却没办法生育的马克和琳达得到了收养美玲的机会,当贝比生活好转想要回孩子的时候,又一个小小的火苗产生了。

为了打击这个规矩的破坏者并帮助自己的朋友琳达获得美玲的监护权,理查德森太太调查了米娅的过去,但人们只会看见历史让他们看见的东西,她并不能了解到米娅真正的过去。更多的时候,只会激起更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其实是早就在自己心里埋下了一直没承认的东西。

最终各个火苗不断的燃烧,汇集在一起,一场大火就这样燃尽一切。作者刻画的各种矛盾,母亲的压迫与伊奇反抗之间的恶性循环,亲生骨肉但没能力抚养与能提供优质环境的养父母,克莱尔与布莱恩在打胎之后结束的爱情,穆迪与珀尔的友情,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规矩……整个故事中似乎最终得到解放的只有伊奇和贝比,但是他们真的解放了吗?或许会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或许又会被另一种“规矩”所束缚,答案无从知晓,只能取决于我们各自内心对生活的向往。

他们三个家庭之间,尽管各自坚持的东西不一样,但最终的结局,又何尝不一样呢?即使每一个人都在这些矛盾中受伤,最后还是会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上。最后理查德森太太想起那冲破鸟笼飞向远方的伊奇时,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在想要弥补的愧疚之后,或许还是对小女儿打破规矩的愤怒吧。从故事的结局中,我看见了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我们能为自己点起火苗吗?是啊,有些事情注定不会改变,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徒劳,然而我们想要的有时并不是燃尽之后新的东西,而是那在黑暗中闪烁的火苗。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考虑为我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