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 Apple 终于发售了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果然还是和爆料中的一样,逃不过刘海的设计,迫于老早就想研究下 iOS 开发了其实只是想折腾,还是准备剁手一台。

m2-macbook-air

我一开始就比较明确自己的性能需求,16G + 512G 是刚需,但到底买老款 M1 MacBook Air 还是新款 M2 MacBook Air 是个问题,由于 M2 的涨价以及挤牙膏式的性能提升,M1 显得性价比满满。而且如果买 M2 的话加点钱又可以上 M1 MacBook Pro 了第三方买甚至不用加钱,感叹不愧是库克,把消费者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纠结了半个月也没得出结论,主要是确实不喜欢刘海的设计,一想到可能接下来五年都要天天面对这个刘海就觉得有点膈应… 但转过头一想,苹果这种库存狂魔,一款模具能用到天荒地老的,这刚更新新模具,估计接下来几年都是这设计了,于是干脆直接“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决定入手 M2 MacBook Air。

最后购买了 M2 MacBook Air (16G + 512G) 银色版本银色yyds,从 7 月 23 日下单到 8 月 4 日收货用了 13 天,两天体验下来,感觉“平平无奇”。

m2-macbook-air-box

买之前看了不少评测视频,都在反复强调新款 M2 MacBook Air 很轻这个事,第一上手的感觉也不是很轻,可能是预期太高加上太久没用笔记本了。由于一直用的 165Hz 刷新率的显示器,即使有 MacOS 流畅的动画加持,也感觉滑动卡卡的,不得不眨眼补帧🐶,难道真该买 M1 Pro 的(ーー;)显示效果确实不错除了有点偏黄

其次键盘的手感在这个机身厚度来看还不错,键程比较舒服,就是感觉有点松垮,特别是空格键,导致背光也有点漏,网友评价打油也很快,但我对笔记本电脑键盘的要求是能用就行,想要更好的体验就外接键盘。

至于散热的问题,由于无风扇的设计,加上后盖上贴了一层隔热片,看油管博主 Max Tech 的评测最高能到 108 度,不过我也不搞渲染这些长时间高负载的场景,过热降频的影响对我来说不大,因此我的看法和苹果一致,就 Air 的定位来说,体验 > 温度。

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没怎么注意刘海这个事…

m2-macbook-air-first-boot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续航,这两天就充了一次电,还是在装各种软件,配置环境这些高耗能场景下。感觉就像是一个带了外置电池的平板,出门也几乎不用担心续航问题。触控板的体验也非常棒,笔记本天花板的存在。

因为常年使用 Windows,还在适应 MacOS 的操作逻辑,但确实感受到不少人性化的小设计体验很不错,虽然也有个人觉得反人类的地方。

虽然前面写了很多都在吐槽,不过综合来看 M2 MacBook Air 确实是不错的,设计好看除了刘海、性能不错、便携性高、续航优秀,加上 Apple 的软件生态,使用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话不多说,还是希望接下来能用这台电脑多开发几个软件,剪几个视频吧(ง •̀-•́)ง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考虑为我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