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ghibli

最近终于是补完了吉卜力出品的所有动画电影,虽然整个时间跨度超过了十年,但所有的感受一涌而上,五味杂陈。

世界不是能用言语去解释那么简单的

谈到吉卜力,就离不开高畑勋和宫崎骏,还有久石让的音乐,关于他们的赞扬和争议已经太多太多了,我这里想写的不是一番赞扬和吹捧,虽然我很愿意这样做,也谈不上是影评和观后感,充其量是一些若隐若现的感受。不过本也不爱做阅读理解,可能是学生时期做多了,如果要拉个清单每部电影都评价一番的话,那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whisper-of-the-heart

每个人都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如果要分享出来,表现在纸上、电影中给别人看,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就会变得困难起来,不然无异于做了个醒来就会忘记的梦。在观影这件事上,特别是动画电影上,作品的输出和观众的输入是不对等的,能接收多少全看缘分。

梦与狂想之旅

吉卜力电影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片无边的原野,有风,有云,你一个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睡个午觉。当你多看几部之后,会发现天空逐渐变暗,随后下起了大雨,但你不必担心,因为不一会雨就会停,放晴之后稻草人出现在你前方,吉吉趴在你的背上,佛贝鲁·冯·吉金肯男爵端着咖啡坐在旁边,白龙在天空飞过…

Howls-moving-castle

吉卜力的动画作品大多是给小孩看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即使大家都是从小孩长大过来的,但很难对小孩的想法感同身受,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对错结论。宫崎骏说,“我做过的《红猪》是一部很愚蠢的电影,即使我有机会,我也不愿意做。因为我一直为儿童创作电影,而那部电影不是给儿童看的。”但我认为《红猪》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也是他对自己的一次尝试和总结,人本来就是矛盾的,但也正有了矛盾才能不断进步。

而我从吉卜力电影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对我们生活日常的观察和思考,在讨论吉卜力电影时如果只讨论电影本身那就太可惜了。《侧耳倾听》《崖上的波妞》这样纯粹的爱情,《百变狸猫》《幽灵公主》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起风了》中无论是作者的遗憾,还是观众的遗憾。的确,空有美好是不够的,当你得到,你同时失去,没有完美的故事,得有不足才是人类能理解的。

看法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萤火虫之墓》最后的兄妹结局,不少人站出来批评是哥哥太蠢,没有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识。那如果是高畑勋就是想表达这些呢?反战的主题只是表面,战争毫无疑问是可怕的,除开战争不可避免的悲剧,在这种糟糕的社会活下去的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不然你只能感动屏幕前的观众。但这也说明评价有好有坏才是最真实的,我也不是每一部都喜欢,重要的是你看完一部电影,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算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甚至和作者都不一致,但那确实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也成了你的作品。

现今,所有人类的梦想都被诅咒,美丽却被诅咒的梦想,我并不是在说想功成名就的欲望,见鬼去吧,那真实无可救药,我是在说我们怎么知道电影有价值呢,你认真的想想看,电影不就是一个大兴趣吗?或许曾经你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电影,但现在呢,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大量无谓事物。

当我结束旅程,回归生活之后,在思考吉卜力到底在我这里留下了什么,它只是一个名字而已,现实里没有那样的世界帮你逃避,没有龙猫,没有纯粹的爱情与承诺。面对糟糕的社会和生活时,也只能去承受,而到最后,我们每个人的结局都会像《辉夜姬物语》最后一样,披上羽衣,忘记一切。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无数被诅咒的梦想,宫崎骏一直无法理解“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这个想法,因为制作电影铁定会让人变得不幸,我认为生活同样也是。

the-tale-of-princess-kaguya

但又想想,确实有那么一部电影的时间,能忘记烦恼,能去到那片原野,这也是件不错的事。吉卜力电影不少最后都没有明确的结局,需要我们自己去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也正是这趟旅程最大的意义,又或许在我没意识到的地方,意义会更大一点。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考虑为我充电 ⚡️